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冬暖、夏热、少雨,年均17.4℃,夏季最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天。而年降雨量仅800—900毫米。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炎热、少风、高温,使微生物群在此因而易于生长而不易被刮去,大量参与茅台酒的酿造过程。风速小,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茅台集团引导农民种植有机高粱,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加大原料基地的建设力度。2006年至2008年,茅台集团共投入资金1103万元建设高粱基地27万亩,无偿提供有机肥料230万公斤;2009年,公司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建立原料基地建设基金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订单农业管理,使原料基地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时期,保证农民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为提高农民种植有机高粱的积极性,茅台集团坚持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本地的有机原料,确保农民增收,从1984年起,茅台集团坚持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有机高粱,仅此一项2003年以来,就要多支付收购款近1.6亿元,使当地的8万户农民成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直接受益者。